中新網山西新聞7月11日電 近日,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創(chuàng)新采取“集中授課+現場教學+分組討論+隨堂測驗”模式,通過“講、談、說、考、學、訓”六項舉措,切實增強農村“領頭雁”培訓質量。
業(yè)務骨干“專題講”。立足全縣當前重點工作,圍繞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、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、發(fā)展壯大村級組織集體經濟等方面,邀請縣委組織部、縣委政法委、縣農業(yè)農村局、縣民政局、縣紀委等相關單位業(yè)務骨干授課,手把手、面對面解讀相關政策知識,促進學員準確理解、全面把握,扎實推進各項工作。
支部書記“分享談”。選取全縣優(yōu)秀村黨支部書記分享農村治理經驗,紅石塄鄉(xiāng)下車河村黨支部書記王春結合村情實際,從發(fā)展定位、任務細分、逐點落實、攻堅克難,分享了下車河村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推進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的歷程;落水河鄉(xiāng)固城村黨支部書記馬德修通過“順路辦”的主動發(fā)起和自覺行動,分享了為民辦實事成果,幫助參訓學員感同身受、深化理解。
分組討論“交流說”。將參訓學員分成若干小組,選取示范村黨組織書記作組長,各討論組學員無私分享本村(社區(qū))工作經驗,認真討論破解工作難點和發(fā)展難題的見解思路,通過取長補短、集思廣議,將交流心得轉化為攻堅克難的思路,將有限的經驗轉化為無限的可能,切實增強了農村“領頭雁”做好基層工作的信心和決心。
隨堂測驗“鞏固考”。培訓期間,梳理當日課程要點后進行隨堂測試,檢驗學習成果,既考出了壓力,又激發(fā)了動力,進一步加深了學員對政策的領悟。隨堂測試后,授課講師對學員易錯點進行點評并二次講解,確保學深悟透。
現場觀摩“對比學”。將黑龍河、上沿河、下北泉和下車河等村作為現場教學點,通過現場觀摩,總結交流示范村在網格化治理、“清化收”、發(fā)展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的工作經驗,促進大家找出差距、相互啟發(fā),轉變思想觀念,調動工作的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力,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。
特色環(huán)節(jié)“拓展訓”。創(chuàng)新設置晨訓、紅歌教學、紅色教育片觀影等特色教學項目,強化學員的心理生理素質和應變能力,激發(fā)學員的內在潛能,提高學員的紀律性,提升培訓的吸引力,切實增強培訓質效。
“這種培訓方式,很直觀,既有理論,又有現場,受益匪淺。以前總覺得自己村子搞得不錯,通過培訓,才發(fā)現差距很大”。巨羊駝村黨支部書記劉壯說。(完)(馬明清 韓偉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