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太原4月8日電 (記者 胡健)一套濃縮太原地方民俗文化的《太原方言》郵資明信片8日亮相山西太原,這是中國郵政首次發(fā)行的太原方言郵資明信片。
《太原方言》郵資明信片,8枚一套,郵資圖為80分“映日荷花”,該套明信片圖片精選8個具有代表性的太原方言,并邀請?zhí)嫾彝醣蠖Y繪制。該套明信片采用方言漫畫形式,兼具生動風趣的特點。
中國郵政首次發(fā)行的太原方言郵資明信片。(太原郵政供圖)
太原話是晉語的典型代表,保留著較多古音。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,普通話普及率高,太原方言使用人數(shù)逐漸減少,收集、記錄、保存好太原方言,不僅讓太原人留下鄉(xiāng)音、記住鄉(xiāng)愁,對漢語研究也有很重要的作用。
近年,中國多地以花樣繁多的形式保護地方方言,旨在傳承方言這一獨特民族文化。
上海、廣東、廈門、蘇州、四川等地采取各種措施保護地方方言。早在2006年,上海第一部關(guān)于語言文字的地方性法規(guī)推出,提出成立專門課題組,建上海方言庫保護上海話。2008年,廣州市越秀區(qū)先烈中路小學首創(chuàng)每周一天“廣州話日”。
福建廈門在當?shù)匦W和幼兒園成立閩南語教學試點,發(fā)放閩南語教材,對學生進行閩南語教育,鼓勵學生學習閩南文化。在江蘇蘇州,蘇州話已成為全國首個進入國家有聲數(shù)據(jù)庫的方言,一些高校還把蘇州話納入必修課,就連公交站都采用普通話、蘇州話報站。
在四川省政協(xié)十三屆一次會議上,四川省政協(xié)委員馮家妹提出《傳承保護四川方言從中小學生抓起的建議》。在她看來,方言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,且有著傳承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蘊。如果一個地區(qū)沒有了自己的方言,等同于丟失了地方文化,丟失了文化就相當于丟失了根基。(完)